一本好書給我的啟示-最後的夏天 7年4班高穎婕
書名:最後的夏天
作者:露薏斯.勞威
出生於夏威夷,父親是位軍醫,雖然家中排行最不受重視的老二,但她最喜歡這個可擁有更多獨立空間的排名,因而讓他獨處在書本和鮮明的幻想世界裡。
露薏斯.勞威寫作生涯超過二十年,不管孩童、成人皆受多樣化的寫作風格而吸引,作品無數,都是在探討人與人之間的關係,因此得到各界的好評與肯定。曾二度獲得紐柏瑞文學金牌獎:《細數繁星》及《記憶傳授人》,2007年更榮獲瑪格麗特.愛德華終身成就獎。
頁數:152
大意:
梅格和茉莉是一對平凡的姐妹,偶爾鬥嘴吵架。姊姊的優點集於一身:美麗的外貌、開朗的個性、極佳的人緣和少許的自以為是;比姐姐小兩歲的梅格卻有如天壤之別,綜合了茉莉所沒有的缺點:外貌普通、敏感易怒、鑽牛角尖、衝動,好似爸媽在創造這對姐妹時,將剩餘的人格留給了妹妹。梅格卻有一個優點:富有藝術天份、熱愛攝影。
為了讓爸爸專心寫作,全家人暫時搬到鄉下居住。茂密的樹林、廣闊的草原、蔚藍的天空成為生活的一部份,兩姐妹也交了新朋友,梅格與住家附近的老人威爾、班和瑪麗亞夫婦最為親近,時常與威爾研究攝影。茉莉的鼻子依舊不聽話,突如其來的流鼻血已成為家常便飯,卻被醫生們認為是因不適應鎮上的氣候而有此現象。
然而,悲傷的命運無情的降臨,上天似乎不眷顧這個看似平凡卻幸福的家庭。自從茉莉某夜裡大量流鼻血,那個美麗開朗的她再也沒有回來,取代而之是因藥物而不斷掉髮、愈來愈自卑的「她」。而內心其實深愛姐姐的梅格卻孰不知情-茉莉患了「急性骨髓性白血病」。
在這個最後的夏天。茉莉無聲無息的走了。梅格看著媽媽方才完成的拼布被,記錄著兩姐妹的童年回憶,「那不公平!」是她對茉莉說 這句話的語氣,但,這已成為過去……。
心得:
在漫長的寒假中,有一本書在我心底蕩起一波波漣漪,這本書就是—最後的夏天。看似薄薄一本,卻富含厚厚的人生哲理。因作者曾受紐柏瑞文學獎的肯定,而且書的封皮、書名皆引人遐思,這是吸引我自叢書中,取來細細品味之因。
對我而言她描寫的非常細膩,作者觀察入微,使文中人物的舉手投足闡述的恰到好處,活化了人物的情感。閱讀過程中,處處皆是令人莞爾的對話,每逢感人之處,常常牽動我的情緒。一會兒紅著眼眶,感到不捨;一會兒吹鬍子瞪眼,感到氣憤;一會兒卻又情不自禁的笑了起來,讓我跟隨著書中人物的一顰一笑,這是作者令我佩服之處。
看完這本書,思考過一個問題,當你朝夕相處的家人朋友即將被病魔帶走,你會選擇逃避或是面對?換作是我,我沒有這種經驗,不過很可能會和小主角梅格一樣,大喊:「不公平!」是呀!的卻不公平,為什麼是發生在我們身上而不是別人?可是仔細想想,就如書中所述:「你可以假裝壞事永遠不會發生,但如果你能了解也承認,壞事有時會發生,人生會好過很多。」凡事何嘗不看開一點,學會釋懷呢?
書中穿插了一段劇情形成對比:姊姊生病的噩耗伴隨著即將誕生的嬰兒,(班、瑪麗亞夫婦的孩子),梅格同時目睹了生與死,想必既悲傷又恐懼。一個嬰兒正呱呱落地,另一頭卻傳來姊姊病危的消息,內心一定承受著萬分煎熬吧!因為在自家接生,若嬰兒不慎回天乏術,做了最壞打算的班已備好安葬之地。起初對此做法很不以為然的梅格最後終於了解:「要知道壞會發生,也要學習接受他們-因為當我看著威爾,才了解有一天他也會離開我。」事情既然已成了無法改變的事實,我們就得:面對它、接受他、放下它。
最令我印象深刻的,是一首霍普金斯的詩:「瑪格莉特,你是否為了金色叢林的而哀悼?人生來 就是為著枯萎,而你所哀悼的正是瑪格莉特自己。」人一生會經歷生、老、病、死,如果因為某位對你而言非常重要的人的離去,而將自己封閉住,時間繼續向前行,而你的人生依然存在,你必須繼續去過,何必執著其中,而讓自己活在痛苦的陰霾中呢?隨著時間的流逝,我們會更常回憶過去的美好而不是壞事。「失去」固然痛苦,但仍有一整個美好的世界等著我們。
人生真是奧妙,計畫趕不上變化。所以我們更應該把握當下,珍惜與親朋好友在一起的時光。俗話說:「一寸光陰一寸金,寸金難買寸光陰。」聽著歌曲,不知不覺領略箇中含義:豐富的過每一天,快樂的看每一天,「開心」才是最重要的。如果你的人生只剩下二十四小時,那就好好利用這最後的時間,去做更有意義的事吧!