:::

6. 【 給孩子更多選擇的機會】93年13期親師專刊

   給孩子更多選擇的機會  許喬松校長 (93.11.05)

  學校為學生而設。學校的設備、教學要從學生的需求著手;學校老師必須設計各種教材,以適應不同程度學生的學習,因材施教;學生呢?讓他瞭解自己的性向、興趣朝最適合其發展的方向努力。希望每一位學生,都能夠在學校有計劃的安排下,獲得最好的學習效果。

  以學生為主體,符合人本教育的精神,也就是台灣現階段國民教育改革的精髓。隨之而來的新措施好方法,目前已然在學校陸續推動中。這樣的優質教育是否能夠有效推展,除了學校行政,教師教學之外,學生家長們的共識,其實扮演著非常重要的角色。

   傳統教育以升學為導向,一般家長們,就以分數的高低,來衡量孩子的學習情形,這種觀念要改變了。教育改革的用意,就是期望正規的教育,不再以分數來決定 孩子的未來。家長要改正「萬般皆下品,唯有讀書高」的心態,正視孩子的性向,尊重孩子的興趣,幫助孩子發揮潛能。「一枝草一點露」,每個人都有他獨特的專 才和智慧,能允許孩子多面性的發展,行行出狀元,或許在不同領域中各自找到了屬於自己的一片天,這才是我們應賦予教育的真意。

   有些孩子讀書不是很在行,可是在其他方面有很大的發展空間與潛力。倘若父母認為升學第一,以為孩子成績不好是因為他從未全力以赴,不斷指責、抱怨孩子花 太多時間做讀書以外的事。長久下來,孩子對自己的專長能力失去信心,自尊受到傷害,不但書沒讀好,潛能也無法發揮,那麼又哪會有今日揚名立萬的跆拳道奧運 金牌國手朱木炎、陳詩欣呢?

  我以為家長應多接近孩子、瞭解孩子,在心中勾畫出孩子真實本性的圖像;並依孩子的特性,因材施教,給予最大的支持與鼓勵。孩子在備受瞭解和關懷的環境 中,安心、開心地做自己,找到屬於自己的一條路,學習將會變得有趣且有意義,這種體認會讓孩子一生受用,願我們大家一起朝這個方向努力。


:::

Google網站翻譯工具列

會員登入